刚刚,针对美国开始对34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中国商务部迅速作出回应:
发言人说,美国7月6日开始对34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25%的关税。美国违反世贸规则,发动了迄今为止经济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战。这种征税行为是典型的贸易霸凌主义,正在严重危害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安全,阻碍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引发全球市场动荡,还将波及全球更多无辜的跨国公司、一般企业和普通消费者,不但无助、还将有损于美国企业和人民利益。
发言人指出,中方承诺不打第一枪,但为了捍卫国家核心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不得不被迫作出必要反击。我们将及时向世贸组织通报相关情况,并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同时,中方再度重申,我们将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护企业家精神,强化产权保护,为世界各国在华企业创造良好营商环境。我们将持续评估有关企业所受影响,并将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企业。
国际社会普遍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7月5日,金砖国家第八次经贸部长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会议发表了有关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单独声明。声明表示,金砖国家致力于坚定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透明、非歧视、开放和包容的多边贸易体制,坚决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特别是对当前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将多边贸易体制置于危机中的单边措施予以强烈关注。声明呼吁世贸组织成员恪守世贸组织规则,信守多边贸易体制承诺,共同加强世贸组织,全力应对当前多边贸易体制面临的严峻挑战。
对于中美贸易摩擦可能产生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均做出了最新表态,中国证券报(ID:xhszzb)记者也就此采访了相关金融专家、商务部研究院专家的看法。
郭树清:我国金融体系总体运行平稳
关于中美贸易摩擦是否会对国际金融体系造成负面影响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5日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保持世界金融体系稳定,符合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今年以来,我国金融体系总体运行平稳。伴随着国民经济的稳中向好,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经营安全稳健。6月以来,投向实体经济的资金大幅增加,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总体稳定增长。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提升,平均估值水平在主要经济体中居于低位。国际投资界普遍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已显示出较好的投资价值。上半年,境外资金净流入股票市场1313亿元,境外机构投资者净买入中国政府债3089亿元。信用债市场略有波动,但违约率远低于国际市场平均水平,总体风险完全可控。人民币汇率经过去年以来的调整,已进入双向波动的合理区间,经济基本面决定了其不存在大幅贬值的可能。作为一个逐渐国际化的新兴储备货币,人民币未来总体上会趋于走强。过去30多年里,凡是看贬人民币、抢购并较长时间持有外汇的居民和企业,最终都蒙受了较大损失。近些年里,一些国际投机者试图通过做空人民币谋取暴利,事实证明他们严重误判了形势。
马骏:500亿美元贸易战已基本被市场消化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认为,中美之间500亿美元规模的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限。由马骏牵头的研究团队用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对贸易战的各种影响进行了定量测算。结果显示,与基准情景(即没有贸易战情景)相比,500亿美元规模的贸易战会使中国的GDP增速放缓0.2个百分点。这个估计已经充分考虑了出口减少对其它相关行业的第二轮、第三轮影响。
马骏说,500亿美元规模的贸易战已经被市场讨论了两个多月,对经济、行业和企业的影响基本上已经被消化,有些甚至被过度解读了。另外,马骏认为,对某些受到影响相对较大的行业,有关方面还会考虑必要的对冲措施来降低贸易战带来的冲击。
盛松成:保持战略定力 做好自己的事情
中国人民银行参事、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认为,尽管美方的威胁显得强硬,但从制裁名单中的产品看,美国也有意避开对其本国消费者产生直接影响的商品类别。这无疑反映出避免贸易摩擦升级才是符合中美共同利益的选择。美国现有加征关税的措施对我国经济的短期影响有限;而从长期看,决定中国未来发展的因素仍在国内。我们关键是要保持战略定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时间将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盛松成说,我们要认清差距,坚持改革开放,推进结构调整,提升创新能力。目前重要的是理性看待中美贸易摩擦,保持定力,坚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防范化解风险,尽快建立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制度红利。
金融专家: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美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当前美国特朗普政府采取提高关税、限制对中国技术转让和出口等手段,对内则放松对能源、金融等的管制,并采取减税等措施,试图对国内的产业形成扶持,提振国内经济。而实质上,这种贸易保护主义将弱化中国对美投资的信心,减少中国对美投资的兴趣,也不利于美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而我国从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在40年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是直接的受益者也是重要的贡献者。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关键时期,我国更是世界金融体系稳定的维护者和践行者。今年以来,国内金融体系运行平稳,随着“一委一行两会”监管新格局的形成,防风险、补短板、堵漏洞、治乱象等举措进一步深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了实质性成效,金融体系内部逐步实现降杠杆、防风险,金融机构经营稳健性提升。随着监管部门接连出台银信业务规范、委托贷款管理、资产管理新规、流动性新规等一系列强监管政策,影子银行融资呈现收缩态势,资金不断脱虚向实,系统性金融隐患明显减少。
商务部研究院专家:深化改革 推动出口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认为,我们自己有庞大的市场,十几亿人口的市场,而且市场满足度还处于上升阶段,这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机会。其次,我们具有产业集聚优势、规模经济优势,这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
对于下一步出口形势,白明认为,一是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多元化,扩大市场辐射度,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相对比较发达的国家,改善贸易条件。二是强化出口竞争力,形成传统与现代竞争优势的合力,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要轻易放弃,与此同时,加快发展先进技术,打造多层面的新优势。
白明建议,有必要对过去的以出口为导向的对外经济政策进行优化调整。同时,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加速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切实把经济增长的动力转到自主创新和国内需求上来。“总之,我们要努力推动出口实现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继续发挥出口对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拉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