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退潮之际,陆金所却传来新一轮融资的消息。
据媒体报道,陆金所在最新一轮融资中融得13亿美元,完成融资之后,陆金所估值可能接近400亿美元。陆金所相关负责人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对媒体报道不予置评。
陆金所新一轮估值近400亿美金
参与投资陆金所的投资者有十家左右,其中既有中资基金也有外资投资者,本轮融资结束后,陆金所的估值接近400亿美金。
国内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在赴美上市潮之后,又迎来了破发潮、业绩下滑潮,行业违约率翻倍,平台退出的消息不断,不少人感叹互金“凉了”。
陆金所此次的融资,给寒冬中的互金行业送来了一丝光亮。400亿估值虽然比此前预期值要低,但是不得不说,龙头依然是龙头。
陆金所2011年9月在上海注册成立,早期的主要业务为P2P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后来转向打造一站式财富管理的平台,将P2P业务逐渐淡化,并于2016年底被剥离至全资子公司陆金服。
2016年,陆金所控股完成了对普惠金融业务和重金所业务的重组,形成旗下陆金所、重金所(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前交所(深圳前海金融资产交易所)、普惠金融"三所一惠"布局,布局财富管理、机构间交易和消费金融领域。
陆金所控股于去年实现了盈利,今年前三季度,收入与利润继续增长。在财富管理领域,受金融行业整体去杠杆以及监管新规影响,陆金所控股资产管理规模较2018年第二季度末环比下降6.1%;在个人借款领域,管理贷款余额较2018年第二季度末环比增长11.0%;在政府金融领域,智能财政项目在南宁、长沙两地上线交付。
未放弃IPO
据悉,在此轮融资的同时,陆金所还在筹备IPO事宜。和此前多次传闻IPO将近一样,陆金所对此类消息的回复口径没有发生变化:不予置评。
作为中国最大的线上财富管理平台,陆金所目前的注册用户达到3800万+,业务既面向个人也有面向机构,产品线也已经十分完整,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上一波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成果。
然而,和纷纷赴美上市的互金机构不同,陆金所上市之路并不平坦。
陆金所曾计划在今年上半年赴香港上市,但由于监管政策、市场环境等种种原因,陆金所IPO的计划推迟。据悉,互金行业整顿、资管新规以及金融行业去杠杆,都对陆金所的业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去年,陆金所实现盈利,终于从烧钱时代走向盈利稳定的新阶段,然而,作为拥有3800万用户的超级平台,陆金所在科技、平台等方面的投入依然巨大。
如果融资计划进展顺利,此次应是陆金所的第三轮融资。2016年,陆金所完成12.16亿美元融资,其中包括B轮投资者9.24亿美元投资和A轮投资者行使认购期权投资的2.92亿美元时,当时的估值为185亿美元。当时不少人认为,B轮是陆金所上市前的最后一次融资。
在平安金融生态圈占据重要位置
近年,中国平安重金打造金融科技,构建五大生态圈: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服务及智慧城市服务。据了解,这五大生态圈产生的互联网用户超过5亿,占2018年前九个月新增3340万客户的34.8%。
在平安的金融生态圈中,拥有3800万+注册用户的陆金所占据着重要位置。平安欲将金融服务融入客户"医、食、住、行、玩"各项生活场景中,与原本的核心金融业务产生协同效应,以科技提升传统金融价值。
今年11月平安科技开放日上,中国平安副首席执行官、首席运营官兼首席信息执行官陈心颖表示,未来十年的科研投入将达人民币1,000亿元(150亿美元),用以巩固其在金融服务行业的领导地位。据悉,未来,中国平安将不单单是靠资本盈利驱动的金融集团,而以是金融+科技、资本+技术盈利的双驱动战略来实现盈利和价值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