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国首创的商业模式出现在北美市场,不仅拿到了华人基金的投资,也获得了当地本土基金的支持。
2019年伊始,摩拜逐步退出海外市场、ofo陷入资金危机时,共享单车企业LimeBike以24亿美元的估值完成规模为3.1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成为美国共享单车行业的领跑者。
除了共享单车,美国市场上包括跨境移动电商平台Wish、音乐类短视频社区应用Musical.ly等拥有中国元素的初创企业都在过去几年中得到长足发展。
2018年以来,“美版美团”、“美版共享充电宝”、“美版拼多多”等中国首创的商业模式创新也开始在美国市场出现,其中不乏有初创企业将服务海外华人和中国游客作为目标用户。
“这个‘天花板’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矮。长期生活在北美的华人(包括留学生)和每年来旅游的国人总数量超过1200万,他们的吃喝玩乐需求都有待满足。”日前,饭团外卖创始人兼CEO吴乐平告诉记者。
这些“中国基因”项目,也受到硅谷华人投资基金热情对待。很多中国首创的商业模式出现在北美市场,不仅拿到了华人基金的投资,也获得了当地本土基金的支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前述Wish、LimeBike、Musical.ly几家公司都已经成为独角兽企业。其中,Wish的估值在2017年就已经达到85亿美元。
从资本跨境到模式出海
一场声势浩荡的贸易摩擦出现,硅谷的华人资金投资环境变了,尤其是曾经作为硅谷投资生力军的中国地方政府资金和产业公司CVC明显停下了投资的步伐。
与中国资本退潮同时发生的,是中国商业创新模式在美国市场的生根。与2005年开始的中国互联网科技巨头出海不同,2016年以来得到快速发展的,是这一批由华人创业者创办的初创企业。
2017年初,毕业于哈佛大学的陈洁得到一家中国上市公司的支持,成立了规模为2500万美元的风投基金,并于2018年底迅速在加拿大募集了1000万加币专门投资中国模式出海方向的备用基金。
和很多来自中国的“淘金者”一样,他希望寻找到优秀的初创公司,将基金的中国资源作为新的引擎提供给他们。
2018年,在美国限制中国科技投资的情势下,陈洁将投资重点从环境、生物医疗和硬件方向转向中国模式创新出海的“拷贝中国”。
这些硅谷地区的“中国模式”也受到了中国背景投资人的关注。中国资本和投资人熟悉这些初创企业的“中国原型”,开创者们在中国市场取得的成绩也让资本方对项目的未来抱有期待。
陈洁告诉记者,过去中国创新模式出海的主导者是华人创业者,现在开始有很多外国人开始以中国的模式进行创业。
硅谷新秀的“中国基因”
PC互联网时代曾有一批美国科技企业的中国“门徒”出现,公司上市路演时以“中国版×××”的描述,以期让全球的机构投资人理解他们的模式。
多年过后,移动互联网时代中的中国科技企业走出了自己的独特道路。伴随一批中国移动互联网公司的强势崛起,很多美国创业者开始借鉴中国的商业模式,将中国初创企业在模式创新方面的成熟经验应用在北美市场。
不同于华人创业团队在东南亚有相近的文化和习俗,美国本土用户与中国用户有着更明显的文化差异,需要面对的是更大的本土化挑战。
但另一方面,与百团大战、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创业公司在中国市场经历过的血雨腥风不同,美国市场的竞争环境相对温和,创业公司与科技巨头间的竞合关系也不同。
LimeBike联合创始人鲍周佳在前述访谈中以共享单车市场举例说,在中国,共享单车是与阿里巴巴、腾讯等巨头共享流量,但在美国公司可能更多是以合作伙伴的身份与共享单车创企合作。
中国背景投资基金也是这些初创公司的支持者,LimeBike、Wish、Musical.ly在成长为独角兽的道路上无一不得到中国资本的支持。
2019年开年,成立于加拿大的外卖公司“饭团”正式进入美国西雅图市场,并获得硅谷跨境基金Centregold Capital数百万美元投资。
“做融资是希望走得更快一点。我们需要更多的资源帮助我们拓展美国的市场,华人背景的基金更理解我们的模式和华人市场的潜力。”吴乐平也看中投资方在中国市场的资源,比如,饭团希望能够与移动支付公司有更多合作、与在线旅游平台建立联系,更好地触及和服务中国的出境游用户。
饭团在2014年成立于加拿大温哥华,两年即实现盈亏平衡,以自有资金完成了在温哥华地区、多伦多地区、蒙特利尔、卡尔加里、埃德蒙顿、维多利亚等六个华人最为密集的城市和地区拓展。
对于这些拥有“中国基因”的创业公司来说,资金的最重要价值不是用来竞争市场份额,而是投资方对不同地区市场的理解,和他们与中国资源、中国市场的连接。
投资已现“科技降级”
今年2月的硅谷风险投资家信心指数调研显示,风险投资人的整体乐观情绪降到了十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甚至低于硅谷“钱荒”的2015年。
旧金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马克·坎尼斯(Mark Cannice)在报告中称:“很少有政治上的担忧如此严重的影响过人们的信心和硅谷创新机器的运营。然而,当前美国国内和与海外的政治角力,都正在威胁着创投商业模式的顺利运作。”
2018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FIRRMA法案”强化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监管权限,将审查范围扩大到风险投资、非控股式战略投资等。同年11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更新301调查报告,点名三家中国风投机构,指责他们帮助中国政府获得美国的尖端技术和相关知识产权。
贸易摩擦的紧张局面下,美国市场上的中美跨境基金开始以新的策略调整来应对。比如,一些过去偏重(高科技创新)投资的中国资本,开始将投资方向调整为以生活服务为代表的“泛消费模式创新”领域。
“过去投资生命科学领域的,比如基因诊断、免疫疗法、癌症治疗的,现在稍微调整到同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健康消费(consumer health),比如睡眠治疗、健康诊断、健康险技术(insurance tech)领域。”陈洁告诉记者。
硅谷地区曾在2016年前后出现一批新的跨境投资基金品牌,他们中的很多目前也仍处在投资期。投资环境的变化给这批基金的管理人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中国本土资本的撤离,能否完成本地募资成为这些投资机构的重要抓手。
“完全撇弃与中国的关系在美国做投资是不现实的。一方面,创业团队需要我们给他们更多中国资源的支持。另一方面,正是因为我们有中国资源,才能够与当地一流的投资机构和创业团队更深入的合作。”陈洁认为,不论市场如何变化,硅谷投资机构和项目与中国资源的连接纽带仍是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