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要点】
1、除了成本优势外,中国制造业的的自动化水平、信息化基础等核心竞争力方面,仍不及德国、美国等制造业强国。
2、在中国制造业整体需要升级换代、向工业4.0大步迈进的过程中,不少新三板成长型制造业公司受益中国工业4.0转型。
3、目前新三板挂牌公司中涉及工业4.0的公司共775家。在中国工业4.0第一阶段,数控机床、3D打印、工业机器人和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等五个细分行业挂牌公司最有发展潜力。
一、引言
2017年7月2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再一次提到了“中国制造2025”。
距离第一次提出这个概念已经过去了两年。而在从“制造”向“智造”转型的过程中,仍充满了各种各样需要克服的难题。“智造”行业作为制造业的新生力量,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个行业都处于成长阶段。
但在这个过程中,新三板市场上的工业4.0公司则有巨大的成长潜力。
二、中国制造业现状分析
《中国制造2025》已经对中国制造业4.0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指标要求。
即便以这样的指标要求,从全球市场来看,中国制造业实力增长迅速,但与德国、美国等制造业强国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1)关键竞争力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
根据德勤发布的《2016年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在关键竞争力驱动因素表现方面可以明显看出,中国除了成本优势之外,在其他几项关键因素上都不同程度的落后于美国、德国这样的传统制造强国。
(2)自动化水平低
根据IFR预测,要达到《中国制造2025》第一阶段的目标,中国需要新增约60-65万台工业机器人。而中国制造业目前的自动化水平仍然较低。
不过,随着工业信息化、智能化的推进,“机器换人”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无论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还是从IFR的预测情况来看,中国在未来的几年时间内都将成为工业机器人最大的市场。
(3)信息化基础薄弱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发布的ICT发展指数(IDI)来看,2016年中国IDI排名第81位(175国家),相比2015年排名(第82位,167国家)小幅提升。
尽管如此,我国IDI数值整体排名依然无法掩盖我国信息化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要想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当前的信息化基础建设还远远不够。
三、新三板上的工业4.0
在中国制造业整体需要升级换代、向工业4.0大步迈进的过程中,不少成长中的制造业公司也需要资本的支持。而以支持中小创业创新实体公司发展为己任的新三板市场,则成为不少成长中的制造业公司对接资本的好处所。
新三板在线研究中心统计发现,目前新三板挂牌公司中涉及工业4.0的公司共775家,其中数控机床公司14家,3D打印公司5家,数字化公司59家,工业机器人公司18家,传感器公司41家,人工智能公司5家,RFID(无限视频识别技术)公司24家,涉及智能制造的公司有10家,涉及VR的公司有19家。
(1)新三板工业4.0公司仍急需高端人才
从整体情况来看,2016年新三板工业4.0相关挂牌公司的行业平均营业收入11,654.54万元、平均净利润845.72万元、平均总资产14,827.42万元、平均市盈率32.55倍、平均每股收益0.23元。
此外,在这775家公司中,高管共12021人,其中本科学历6318人、硕士学历2535人、博士学历442人。从学历分布来看本科学历占比最大,超过了50%,博士人数只占到总人数的4%左右。这组数据说明,新三板上整个工业4.0板块的公司依然缺乏高端人才。而高端人才缺乏,对工业4.0公司长期发展的创新能力会有比较大的约束性。
从我国2016年专利申请分布情况来看,东南沿海地区的省(市)的公司申请专利最多。实际上,成熟的产业链以及大量高端人才的聚集,让东南沿海地区的创新创造能力远超内陆。
新三板在线研究中心深入研究发现,新三板公司专利申请排名第一的是新松佳和。
新松佳和主营业务为网络及系统服务。2016年营业收入16,504.91万元,同比增长34.68%,净利润1,928.65万元,同比增长69.55%。成立至今,其拥有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5项,独占许可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3项,已申报待批准专利3项。公司高管中,硕士及以上学历有7人,占据了管理层半壁江山。
新三板上像新松佳和这样的公司不在少数,有人才、有专利,创新能力在同行业中都占据了优势,只是因为公司进入市场的时间晚于其他公司,因此还没有足够的市场份额,但是在创新能力足够的情况下,击败竞争对手占领更多市场对这些新三板公司来说只是时间问题。
从地区分布情况可以明显看到,新三板相关概念公司集中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一带。而这些地方也早早地就出台了相关产业规划,鼓励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四、工业4.0尚处于初级阶段,重点关注相关基础行业
中国要实现两化融合,即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鉴于此,向工业4.0迈进的第一阶段要进行基础建设,包括高端装备配置和基本信息化建设,这就利好机器人、数控机床、宽带普及、数字化研发及关键工序数控化相关的企业。
同时,第二阶段要进行智能化建设,包括智能制造和数字工厂化两方面,则利好系统集成、大数据处理、云计算及云服务相关的企业。而第三阶段即两化融合阶段,我国将迈入制造强国之列。
基于中国目前还处于第一阶段的发展现状,新三板在线研究中心主要推荐关注以下五大相关行业:
(1)数控机床
工业自动化是实现“工业4.0”的基础,加快工业自动化发展是中国加工制造业的当务之急。目前新三板共有数控机床相关公司14家,2016年平均营业收入15,220.45万元,平均净利润1,586.70万元。
14家公司中,有5家净利润超过1,000万元。这5家公司中,嘉泰数控无论从总资产规模、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方面都处于领跑地位,是新三板数控机床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
除此之外,配天智造高达37.45%的净利润率引起市场注意。新三板在线研究中心发现,配天智造实际控制人为孙尚传,孙尚传则是深圳大富配天集团的创始人,配天智造前两大股东分别为安徽省配天重工装备有限公司和北京配天技术有限公司,而这两家公司均为大富配天集团旗下子公司,集团旗下还拥有创业板上的龙头企业——大富科技,是国内最大的移动通信射频模块供应商之一。
理清了这一层关系后不难发现,虽然只是一家新三板公司,但是配天智造依靠背后强大的靠山以及本身技术水平的先进性,以并不大的公司规模以及远低于其他公司的营业收入,还能收获1462.14万元的净利润,不得不说是一个狠角色。
根据预测,2016年中国数控机床产业资产规模为1,859亿元,而新三板公司资产规模为29.24亿元,占比仅为1.57%。另据中国机床商务网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机床消费总额约为275亿美元,其中本土产品市场规模约为2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332.24亿元,新三板上数控机床行业2016年总营业收入为21.31亿元。
也就是说,新三板公司在国内数控机床市场上的占有率只有1.60%,增长的空间仍很大。
(2)3D打印
目前新三板市场上从事3D打印相关业务的公司只有5家,分别是丽格科技、数造科技、联泰科技、曼恒数字和征途科技。其中丽格科技、数造科技和联泰科技主要从事3D打印设备的研发生产,曼恒数字致力于3D打印技术的开发,征途科技设立了3D打印实验室。
从业务范围来看,新三板上的3D打印公司主要从事的还是基础设备的研发生产,没有细分主攻行业。除联泰科技从成立之初就专注3D打印之外,其他4家公司都是从相关周边业务发展而来。
联泰科技作为我国最早涉足3D打印的公司,名列全球前十。受公司资产规模限制,新三板上的公司更加专注于某一领域的深入研究,这对于像3D打印这样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行业来说无疑是一大有利因素,这更有助于新三板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提升。
(3)工业机器人
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伴随着智能工厂以及智能生产线的建立,工业机器人在国内还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新三板挂牌的18家工业机器人公司中,有16家都从事工业机器人的研发、生产业务,另外两家公司中一家专做工业机器人系统,还有一家为工业机器人提供相关金属零件。
和3D打印行业一样,新三板上的工业机器人公司同样集中在整机研发、组装上,相关上下游企业数量几乎为零。净利润最高的捷帝股份也只有968.33万元,而捷帝股份又恰巧是新三板上唯一专做工业机器人零件的公司。
A股市场上纯正的工业机器人相关公司仅5家。工业机器人业务量最大的新时达,在机器人方面的营业收入为17.46亿元。
单从数据看,新三板公司在市场占有率上仍然无法与A股市场公司相抗衡。但是在目前中国机器人核心技术尚未成熟、成本较高的情况下,新三板公司首先在数量上占有巨大的优势。其次,新三板公司基本都着重于机器人的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的业务,对于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占据了公司费用的主要部分,虽然高投入不一定会有高回报,但是相比于A股公司而言,新三板公司的积极性、主动性都更高,这其中总会有一两家公司脱颖而出,引领整个工业机器人市场。
(4)传感器
无论是数控机床还是机器人、3D打印,传感器都是这些设备中不可或缺的核心零件,可以说传感器也是制造业自动化的核心之一。也正因如此,传感器行业的市场相比于其他行业更加成熟,市场规模更大。
新三板上设计传感器的公司共有41家,2016年平均营业收入8,633.22万元,平均净利润690.29万元。根据现有数据估计,2016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约为963.45亿元,而新三板公司2016年总收入为35.40亿元,占到市场总额的3.80%。
对比其他行业来说,新三板的传感器行业所占市场份额是最大的。在整个国内市场几乎被日本公司垄断的情况下,新三板公司能在被巨头瓜分剩下的25%的市场份额中抢到3.8%的地盘,已经实属不易。
由于传感器的细分种类相当多,因此新三板上的公司几乎每家的主营重点都有所不同,这也导致了这些公司并不会成为直接竞争对手,也保证了每家公司在各自领域稳定的市场份额。像高华科技专攻MEMS传感器、开特股份主营温度和光传感器、博大光通主营气体传感器等,也正是得益于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的不同,这些还处于成长阶段的公司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5)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2016年新三板上净利润超过千万的RFID公司共五家,其中三家主营RFID标签类业务,两家主营RFID设备。
与其他行业不同,中国RFID行业目前已经进入成熟期,整个市场上下游产业链较为完整,市场份额分配也相对稳定。新进入这一行业的公司就面临不低的门槛,但就目前新三板上相关公司来看,还是有一些潜力公司。
业绩最好的英内物联,合作伙伴遍布欧、亚、美、非,成立至今先后取得RFID软硬件专利百余项。另外,德鑫物联获得2010-2013年“德勤高科技高成长亚太地区500强”,2013年“福布斯中国潜力企业”,“2014中国RFID行业年度最有领导力RFID生产设备企业”等。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RFID的市场规模达到542.7亿元,而新三板公司2016年营业总收入为14.96亿元,占比2.76%。
A股上RFID相关公司共有6家,其中只有远望谷一家是100%主营RFID业务的,其他公司都只是将RFID作为公司业务的一部分来发展。可以说远望谷代表了国内的RFID行业。
远望谷2016年营业收入48,647.07万元,净利润3,802.46。就财务数据来看,新三板挂牌公司英内物联和德鑫物联的净利润数据已经超过了远望谷。从这一点来看,似乎新三板上的RFID公司更具有投资价值。
总的来看,不管是哪个行业,新三板公司占有的市场份额都差不多,短期来看可能新三板公司无法与国际知名企业以及A股公司相比,但是在政策支持以及大环境的积极影响下,无论是从公司表现还是整体表现来看,新三板公司都具备开拓市场的巨大能量。
五新三板相关挂牌公司分析
新三板智能制造行业近两年的营业收入增速基本维持两位数以上,并且持续走高。2014年中报营业收入增速仅为5.38%,随后两年营收增速不断提升,2016年中报已攀升至14.00%;净利润增速从2014年中报的5.93%快速提升至2015年中报的56.45%。
新三板智能制造类公司2014年-2016年中报ROE提升至4.84%,上涨了1.62百分点。同期新三板整体ROE呈现下行走势,2014-2016年中报ROE从4.50%下滑至3.91%。智能制造板块在今年中报实现反超,ROE水平高于新三板整体。
目前中国工业4.0项目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想要顺利完成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还有许多困难要克服。而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传感器、3D打印和RFID这五个行业基本集合了当前制造业自动化、信息化的几大核心部分。
新三板上这五大行业也都已经有了可以与世界一流公司相提并论的龙头企业,在核心环节上已经可以替代进口产品,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唯一的问题是,各个行业业绩差异较大,每个行业都有几家公司身处问题之中,在选择投资标的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谨慎。
(1)嘉泰数控
目前已形成8大系列、300余种产品规格,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荣获48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现已成为国内知名的高端数控机床及核心功能部件的研发制造中心。
(2)联泰科技
公司现为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理事单位,上海增材制造协会副会长、理事单位,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3D打印技术产业化定点单位。目前拥有国内立体光固化(SLA)3D打印技术最大份额的工业领域客户群,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产业规模位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3)中设智能
公司是公司作为工业机器人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主要客户:广汽丰田及配套厂、广汽乘用车、广汽本田系配套厂、东风日产系配套厂、广汽日野汽车。
(4)奥迪威
奥迪威是一家以“位置、距离、速度传感器及相应模组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得140多项产品专利,与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拥有15年以上合作经验。
(5)德鑫物联
德鑫物联是全球领先的物联网射频识别生产、应用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所获荣誉包括:2010-2013年“德勤高科技高成长亚太地区500强”;2013年“福布斯中国潜力企业”;“2014中国RFID行业年度最有领导力RFID生产设备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