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北极光创投创始合伙人 邓锋
平时我们做投资,不太用跨界思维来说创新创业。现在跨界案例越来越多,但是从投资角度怎么用跨界思维来看科技创新,好像没有那么多。我也是借这件事去想了想,看能不能理出一套思路,在投资方面来看待跨界给我们带来哪些创新创业机会,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过去创业基本上都发生在行业内部,自己玩自己的,互联网自己跟自己玩,医疗也是自己跟自己玩。慢慢的,自己跟自己玩的增量少了,新的增量都来自于过去没有见到的、新出的一些跨行业的机会。但是哪些行业和哪些行业能跨界对话也不能随便混搭。比方说我搞能源和教育,牵强说也行,但互补性没那么强。
从创新创业的角度来说,哪些领域跨界的机会比较多?根据我自己的一些感受,我最看好的是IT跟传统行业的结合。今天大家都在讲互联网+,未来更多的会是AI+,都是IT跟传统行业的结合。
1、跨界创业的时候什么能力更重要?
比如电商是零售和互联网的结合,到底是零售基因更重要,还是互联网基因更重要?再比如说互联网医疗,到底是传统的医疗行业基因比较强大容易做好,还是互联网基因更强大才可以做好?我们感觉到越来越多的情况是需要两方面都很强,过去一方面强就行了,现在可能两方面都要很强才能最终胜出。
我举一个例子,比如智能车,这个领域我认为有很大的跨界机会。现在有一个概念很火,就是互联网公司造车。互联网造车到底能不能比传统车厂强?特斯拉不是传统的车厂,但它现在让传统车厂面临着巨大的威胁。车是不是就是沙发下装几个轮子,或者把一堆IT设备装在沙发上?当然没那么简单,车的监管、上市、需要遵循的标准等,都需要多年积累。所以,如果你的创业团队想做一个智能车,无论是自动驾驶或者是人机交互,都要做好。这两方面都得很强才行。
还有医疗设备,比如说大家看到了很多检测,无论像基因测序,还是人工智能检测仪器,过去要在医疗方面很强就能胜出,现在发现不一样了,现在用户要求设备无论是用户界面、还是检测精度、还是技术各个方面都要很强才行,尤其是要在IT领域很强。我们投资了一家人工智能辅助医疗影像诊断的企业叫做翼展科技,可以发现它作为医用X射线影像设备连通标准的起草单位,在医疗影像的数字化、移动化和智能化方面都做得很出色,这样才有可能走出来。
比如说人工智能方面的投资,一般AI投资最关注的是数据、算法,但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应用角度。AI应用于一个垂直领域,在这个领域有没有人才、有没有很强的基因、有没有合作伙伴,也会变得很重要。比如说AI用在法律上,如果你给AI看很多的案例,无论中国也好,国外也好,如果没有行业背景,再多的案例也不能明显地告诉你这个案件应该怎么看。而作为一个法官,他就可以明确地知道AI怎么可以帮助他,比如说把这些文件都整理好,产生一个大的知识库,当你再看到一个新的案件时,可以迅速看到历史上是怎么判的,这样的AI才有实际的意义。
还有人工智能制药方面,在历史上有很多的药厂研发了很多分子,有些进入了临床,有些没有进入;进入临床的有些成功了,有些失败了。但是,如何用这些分子预测出现在做的东西有多少机会,应该往什么方向去做,是构造一个新的分子结构?还是合成一个新的分子?这个工作做起来,光有人工智能专家是没有用的,必须有懂得医药的,把这两块结合在一起。你会看到很多的人工智能在这个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人工智能光靠深度学习是不行的,你必须要有一个知识图谱,阿尔法狗跟人下棋很厉害,但如果让它来教人下棋,哪怕和一个普通的围棋教练比,你都会发现阿尔法狗不行。因为它没有知识库,不知道怎么教孩子。这需要行业过去的积累,你必须要在垂直领域有多年积累,而这种经验大量是在人的头脑里面的。
今天中国有自己的大数据,确实收集了很多的数据,但是目前大数据变现并不是很好。个别企业变现的很好,是因为他们把大数据用在了某一个领域,深入进去,对那个领域的需求和数据分析能力了解得很清楚。因此不是说今天做一个大数据平台就行了。你自己还必须得找到一个领域,既能够积累数据、大数据分析平台、分析的工具,也能知道那个领域里到底是什么样的,应该怎么分析。比如像制造业,包括对价格的预测、对库存和上游供应链的预测,才能预测出来手机行业是否面临着闪存的短缺?这些问题需要行业的积累。所以我觉得你既需要有大数据、人工智能这种东西,也需要行业的人才。
还有你的销售方式和模式也在转变,比如大数据和SAAS,过去讲的卖工具,虽然SAAS也是卖工具,其实我们在看这一类企业的时候,如果只是一个做工具的远远不够,我们要看背后是不是做服务的。一谈到做数据和做服务,就面临着一个问题:它是不是有这一方面的经验,能不能做好服务?如何来跨界?
此外,谈到消费升级的时候,我们今天做产品不能光重视功能和性价比,还要考虑设计,考虑用户体验。这就是为什么斯坦福大学、MIT提倡做一个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把设计元素放进去,和电子性能融合在一起。我觉得未来所讲的跨界也是产品设计的跨界,过去我是学电子的,做电子产品把功能做好就行了,以后也要考虑设计,要考虑用户的界面、交互方式,同时要考虑到美观,设计和用户体验的结合就非常重要。我们投了一家企业叫指南设计,专门做工业设计,最近突然发现生意涨得非常快,发现设计的作用在不断的提高。做产品一定要把设计因素考虑进去。
另外,要把娱乐的东西放进去,无论你过去是一个什么样的(业务形态)。比如说今天的体育投资,大量投的并不是体育本身,而是体育和娱乐融合在一起,看的更多是娱乐的因素。再比如说今天你投资教育公司,就不能不考虑到娱乐,其实无论是早教,还是K12,还是成年人的培训,都需要考虑娱乐这一方面的因素,把这个加上,教育公司可能会做得更好。
2、作为创业者和投资者我怎么去选跨界方向?
你不是为了跨界而跨界,但是你的思维方式确实会影响你。我自己的感觉,首先一定要站在更高处看这件事。比如很多人以为大疆是一个无人机企业,大疆其实并不仅是一个无人机,而且是照相机和摄像机的企业,大疆未来越来越走向更万能的照相机和摄像机。但这还是一个硬件企业,再往下想,可能还不光光是一家硬件企业。
小米是一个什么企业?最一开始大家认为小米是一个互联网企业,后来做手机了,那它是手机厂商还是互联网厂商?今天小米也开始卖床垫和净化器了,你能说小米是家电企业吗?所以我觉得我们刚开始看一个企业在某个领域里,但企业做着做着,不断地思考、迭代,你会发现这个企业远远超越最早的想法和定义。
做企业也要有跨界思维,你在思考这个产品的定义、营销、服务、包括供应链管理、售后服务时,也都要融为一体。
我们投了一家企业叫昆仑决,做搏击赛事,类似于拳击格斗,现在发现它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媒体内容制造公司。它不仅仅组织赛事,注重赛事组织的可看性,做营销的时候,不能简单地做一个广告,而可能要做一个内容营销,一个真人秀,就变成了传播内容。所以这个企业又要做内容,又要做媒体,又要做体育赛事,然后又要做服装、品牌。营销的做法,还有产品的做法,都变得很跨界。要用一种很宽的思维方式来思考你的产品。
最后是人的跨界,并不是这个人过去就干这个,他就一定能做得好,他不干这个,可能也会做得很好。刚开始有人怀疑媒体人做投资怎么可能做得很好,但是他们在某些方面做得确实很好,世界上最有名的一个投资人,红杉的,就是记者出身。现在有很多主持人、明星做投资,我相信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做得很好,但是一定有人能做好,他的思维角度跟我们不一样,他就是跨界,这种跨界就能造就别人看不到的,他能看到,这样就能做得很好。比如说米其林轮胎是全世界最好的轮胎,他又喜欢吃,最后把米其林餐厅指南做得很好,这完全是跨界。
所以在人的选择上,和产品的选择上,我们做投资,做创业,也许采取互补的方式,可以颠覆过去的方向,就达到了跨界的效果。